一、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学院牢牢把握“高、深、广、效”四个维度,从严、融合、创新、扎实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获批材料与化工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在2024年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中,学院成功获批材料与化工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至此,学院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至3个。
三、学科排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进入20%档,在校友会2024年中国大学学科中名列第21位,进入前10%档,入选中国一流学科;化学学科ESI进入全球前2.23‰;化学工程、化学两个学科双双入选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榜单和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榜单。
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学院2024年度累计科研到位总经费5600多万,位居全校第一,横向项目数量较去年上涨23.3%,学院推进产学政企研深度合作,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五、科研论文量质和专利转化三增长
学院2024年科研论文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发表科研论文266篇,较2023年增长56.5%,影响因子大于10的高质量论文22篇,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40.4;专利转化率再次突破,授权发明专利42件,专利转化36项,转化率较去年增长28.6%。
六、获评陕西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学院获评陕西省2023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课堂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获批省级一流课程2门。
七、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获奖双丰硕
学院引进师资博士后9人,获批省级人才项目3项、省级创新创业团队1个;获评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

八、毕业生升学率再创历史新高
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达52.5%,再创历史新高。学生团队斩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银奖1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省级金奖2项、铜奖2项,省级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一等奖1项;研究生科研论文获学校奖励104项,同比提升16%。

九、获批学校首个陕西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学院获批陕西省“一带一路”新能源材料与化工领域联合实验室(学校首个获批)、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柔性储能与界面化学实验室;陕西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24年度省级考核连续为“优秀”;学院主办中国化学会计算化学专业委员会会议,联合举办2024(第三届)中国化工学科科技创新大会、第三届全国精细化工大会、第十届全国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研讨会、半导体新材料行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等全国性学术会议,举办第六届和第七届化学化工战略研讨会,共邀请国家级人才100余人次,来校开展学术报告50余场。
十、思政育人品牌影响及队伍建设成果显现
学院新媒体作品《少年·正芳华》荣获第七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优秀展播作品”奖(全国共获评20项),实现我校最好成绩的突破;学院获批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题1项、陕西省教育工委辅导员专项课题1项;获评2024年度全国易班优质公开课优秀奖1项;1人获评陕西省高校数字心理教育先进个人、1人获评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优秀指导教师、1人2次获评全国易班网优课大赛优秀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