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陕西,面向中西部,辐射全国,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有人文与科学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备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具备与化学化工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及工程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在精细化学品领域具有竞争优势,能在化学化工、医药、材料等行业从事产品及工艺设计、技术开发与服务、生产及经营管理的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5年左右,经过自身学习和行业实践的锻炼,能达到以下具体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1(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岗位并积极服务行业与社会,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岗位并积极服务行业与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培养目标2(专业能力):具备熟练运用学科专业知识和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研究、设计和开发以及对设备改造升级的工程能力,能对精细化学品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3(职业定位):熟悉行业发展现状及动态,能够参与或独立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工艺设计、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发展规划制定、生产及经营管理。
培养目标4(社会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作为技术骨干或主要负责人有效地发挥作用。
培养目标5(自我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同时具备竞争意识、持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毕业要求
在覆盖上述12条通用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我校区域定位及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特色,制定了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要求。学生毕业时须具备下述12条核心能力:
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应用化学专业知识应用于与精细化学品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1.1 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对与精细化学品相关的工程问题进行表述。
1.2 能够针对精细化学品相关的工程问题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
1.3 能利用专业知识及数学模型对精细化学品相关的工程问题进行推演和分析。
1.4 能利用专业知识,通过模型的比较与综合,对精细化学品相关的工程问题进行优化并得出解决方案。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应用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对精细化学品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特别是精细化学品研发、设计、生产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将化学化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用于精细化学品相关的工程问题关键环节的识别和判断。
2.2 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和数学建模方法对精细化学品相关的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表达。
2.3 能够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会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 能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以及应用化学的专业知识,分析精细化学品研发、设计、生产等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借助文献研究,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并最终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精细化学品在生产加工及性能调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发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精细化学品、工艺流程,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并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掌握精细化学品设计和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产品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 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单元(部件)的设计。
3.3 能够进行系统或工艺流程设计,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4 能够在精细化学品相关产品及迭代、单元和工艺流程的设计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毕业要求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备实验设计、实施、检测、数据分析的能力,并能综合相关信息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相关科学原理,结合文献研究,采用科学方法调研和分析精细化学品研发、生产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 能够根据精细化学品研究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4.3 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4.4 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精细化学品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工程工具,能够对精细化学品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了解应用化学专业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及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 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对精细化学品生产和应用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
5.3 能够针对精细化学品生产和应用,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应用化学专业问题,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 工程与社会:基于精品化学品领域相关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能够对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精细化学品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 能够分析和评价精细化学品设计、研发、生产和应用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针对精细化学品研发、设计、生产等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树立精细化学品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7.2 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精细化学品研发、设计、生产等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毕业要求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精细化学品研发、设计、生产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中国国情,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8.2 理解诚实公正、实事求是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8.3 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从事应用化学相关工程项目的多学科背景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能够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9.2 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9.3 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 沟通:能够就复杂精细化学品相关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 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够就应用化学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10.2 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0.3 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应用化学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够在与应用化学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掌握精细化学品研发、设计、生产中涉及的重要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 了解精细化学品领域工程活动及产品的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11.3 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包括模拟环境),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2.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归纳总结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促进个人及职业发展。
培养标准与培养目标关系:

课程体系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主干学科:化学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