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培养方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25年03月25日 10:16  点击:[]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能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高分子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在功能性精细高分子材料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并能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材料研究、工艺设计、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发展规划制定、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5年左右,经过自身学习和行业实践的锻炼,能达到以下具体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1(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岗位并积极服务行业与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培养目标2(专业能力):具备熟练运用学科专业知识和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科学研究、设计和开发的创新能力以及对设备改造升级的工程能力,能对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3(职业定位):熟悉行业发展现状及动态,能够参与或独立从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材料研究、工艺设计、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发展规划制定、生产及经营管理。

培养目标4(社会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作为技术骨干或主要负责人有效地发挥作用。

培养目标5(自我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同时具备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持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培养标准

1. 工程知识: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高分子材料专业知识应用于解决高分子材料的设计、生产及成型加工等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高分子材料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高分子材料工程问题的表述。

1.2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用于高分子材料工程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并求解。

1.3能将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高分子材料科学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应用于推演和分析高分子材料的设计、生产及成型加工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4能将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高分子材料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设计、生产及成型加工等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和综合。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性能产生影响的材料组成、结构、生产工艺及相关设备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用于识别和判断高分子合成、生产及成型加工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2.2能够基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高分子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高分子合成、生产及成型加工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2.3能认识到解决高分子生产和成型加工中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会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能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高分子生产和成型加工中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借助文献研究,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高分子材料在生产加工及性能调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发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功能性精细高分子材料产品,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并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通过掌握高分子材料和工程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高分子材料产品设计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能够针对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完成特定需求单体、设备、工艺流程和精细高分子产品的设计。

3.3能够针对高分子材料产品设计全过程,能够用图纸、设计说明书、数据图表或实物等形式,呈现产品和工艺的设计/开发方案,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4能够在高分子相关产品、单元和工艺流程的设计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备实验设计、实验实施、产品检测、数据分析的能力,并能综合相关信息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相关科学原理,结合文献研究,采用科学方法调研和分析高分子材料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可根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研究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4.3能够根据高分子相关的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搭建实验装置,安全、有效、合理地开展实验,并能够正确采集、整理实验数据。

4.4对高分子合成、表征和成型加工的实验结果具有分析和解释的能力,能够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高分子材料的设计、生产、成型加工等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工程工具,能够对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及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对高分子材料设计、生产、成型加工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

5.3能够开发、选择、使用恰当的技术和资源,具有运用合适的现代工具的能力,能够预测和模拟高分子材料合成、设计、生产及成型加工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能理解模拟和预测的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了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生产、及成型加工环节相关的法律、法规,基于高分子材料相关工程背景知识,能够对工程实践方案进行合理分析,评价高分子材料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生产及成型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企业健康、安全和环境(HSE)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

6.2具有材料相关的工程及社会实践经历,了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生产及成型加工的相关工程背景知识,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上述工程活动的影响。

6.3能够分析和评价高分子材料制备、生产及成型加工的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针对高分子材料的生产、成型加工及开发应用等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建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高分子材料生产、成型加工及开发应用等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

7.3评价高分子材料及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高分子材料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理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意义及其影响,了解中国国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素养。

8.2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8.3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社会责任、能够在本专业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理解多学科背景下团队的意义和作用及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定位与责任,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理解多学科背景下团队的意义和作用,能够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9.2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9.3理解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定位与责任,能够在团队中起到一定的组织、协调和指挥作用。

10. 沟通:能够就高分子材料的设计、生产、成型加工及性能调控等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具备撰写报告和设计说明书的能力,能够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就高分子材料的设计、生产、成型加工及性能调控等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2至少掌握一门对外交流的语言工具,能够阅读本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外文文献,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10.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理解高分子领域工程活动及产品的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并掌握其中涉及的重要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和问题。

11.2能够将相关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多学科环境下的工程活动中。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能够认识不断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能够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需求,采用合适方法不断学习,具有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标准与培养目标关系:


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主干学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上一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下一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